kk体育以陆生脊椎动物为代表的物种多样性和以陆地碳储量为代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评估保护优先区的量化指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课题组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课题组等通过研究发现:为有效实现全球“30×30目标”(2030年至少保护30%面积的陆地和海洋),全球保护地网络的扩展需集中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最丰富的地区。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和岛屿国家,在此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保护挑战。因此,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资金机制来支持跨国协作,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地分担保护成本和提高保护效率。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环境与生态领域旗舰刊物《同一地球》(One Earth)。
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30×30”是其中最重要的行动目标。基于主权原则和对不同国情的考量,《生物多样性公约》鼓励缔约方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调整保护目标。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申小莉指出,“在以往的保护框架下,缔约方通常采用与全球一致的面积百分比目标,这样的做法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不均的事实。此外,采用统一的保护地面积目标,并没有考虑各国保护能力上的差异,沉重的保护负担可能加剧一些国家的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现象。”
该研究以生物多样性和碳为保护对象,识别了全球统一保护3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全球情景的优先区)、国家各自保护其国土范围内30%或5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国家情景的优先区),对比了在上述两种情景下识别的优先区保护成效,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保护挑战kk体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30×30目标”的路径和建议。结果表明:全球情景下的保护优先区集中在物种丰富度高、碳储量高的地区,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kk体育、中非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多个热带国家。“总体而言,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各国的保护投入kk体育,以统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碳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地区,而非各国保护其境内的30%或50%kk体育,可以极大地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碳保护的效率。”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表示。
然而,在全球情景下kk体育,各国面临的保护挑战差异巨大。研究显示,在面临挑战最高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1个位于非洲,且多为热带发展中国家;在面临挑战最低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一半以上是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只有少数(阿鲁巴、塞舌尔和毛里求斯)位于非洲和南美洲。尽管全球统筹保护行动能更有效地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但各个国家和地区将面临如何公平分担保护成本的关键问题。
对此,研究者提出如下保护建议:一、采用“全球保护优先区”指导国家保护行动,并使用“全球保护优先区维持或恢复到良好状态的比例”作为评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一项指标;二、条件与面积目标不同的国家,其保护措施应有所侧重,以调和人类发展和保护对可用空间的竞争;三、各国参照全球优先区在其国内的面积和比例,充分考虑立法、政策、社会经济、保护意愿和能力方面的差异,调整国家目标并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BSAPs);四、建立适当的平台,及时反映各国的需求、努力和进展,鼓励国家间开展合作行动,定期审查各国在实现预定保护目标方面的进展等。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强调,在“昆蒙框架”通过后,应敦促《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尽快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各国公平地分担责任和义务,并履行各国在行动目标19中承诺的全部资金责任,以支持面临高保护挑战的欠发达国家实现其保护地目标——“否则,这些国家所承受的沉重负担只会加剧全球议程中的不平等,并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反复失败。中国作为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主导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昆蒙框架’的达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行动明确了目标,应借势而为,科学谋划并积极推动‘昆蒙框架’在全球的有效实施”。